第5章 大白肚皮(第2页)
这时,一片大水花打了过来,让船头发出几声“咯吱、咯吱”的声音,好像是木头经不住浪打的力量,似乎要被水的劲力折断。
李国华赶紧扫视船头,只见船头上绷着一条细绳,这正是连接渔叉的那条,编有牛筋鬃毛,一头连着船上铆木孔,一头直挺挺的连着那条大鱼白肚子前下方的水中。
被铆住的缺口木块已经快要被细绳拉掉,只剩下两根手指粗的铁钉苦苦支撑。连接它的绳子此时也已经炸了花,似乎是要被挣断了。
我祖父李国华不敢迟疑,小心翼翼的拿起一小块细长条,看着还算结实的渔网,轻轻的搓成绳子的状态,俯身爬到船头,将手搓绳的一头,双了一大截,从另一个铆木孔里穿过去,挽了个千斤扣(一般为绳子对折,双股绳子缠绕物L,再用一头穿过对折处),又觉得不牢靠,在对折处打了个死结。
他想要把另一头系在渔叉上的牛筋鬃毛绳上,但绳子绷得太紧,使劲儿拽的话,又怕大鱼吃疼受惊,挣断了铆木或者渔叉绳,只能悻悻的靠在船头稍下的地方想办法,此时其他人还没有醒来。
我小的时侯也经常按照他的办法,复盘他在逃脱“铁王八”追捕后,捕获到那条白鲟的结绳方法,竟然屡次不得要领,打出的绳结,王大乂稍微用劲儿一拽就开了,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绑法。
中国人自古以来结绳记事,没有文字出现之前,就把绳索玩的溜溜的,对于时常到江上打渔的我祖父李国华来讲,想出办法更不是难事。
他思考了一小会儿,从舱底拽来一根短木棒,将另外一头绑在木棒上,用力将绳头锁紧。然后将连着搓绳的木棒,轻飘飘荡到牛筋鬃毛绳从船头往前的位置,木棒带着绳子顺利的悬空绕着鬃毛绳飞了好几圈,力度不大,使得那条大白鲟没有吃疼受惊。
只是这样还不够,李国华又拿来一个稍微长一点的粗木棍,轻轻插入搓绳和鬃毛绳子的中间空隙,一点一点的顺着粗木棍的中间转动,两股绳子慢慢的很有规律的缠绕到一起,力道足以支撑粗木棍夹紧在两股绳子中间。
李国华这才放心的把其他人都叫起来,竟然都无大碍,只有一个严重的,扭到了脚腕,真是遭遇小日本“铁王八”之不幸中的万幸。
但当李国华悄声告诉他们,渔叉插住了一条庞然大物时,大家均被这个万幸中的亿幸刺激的恢复了精神,一个个过江郎誓要把这条巨物收入囊中,填饱肚皮也能扬眉吐气一番。
众人心知这大鱼可不是一年两年才能长成的,那条大鱼混江湖的时间极有可能比船上人的年龄都长,一条小鱼苗子能够长成这般大小,那智商和力道哪能不高不大?
行事需要万分小心,几个人随即歇了一会儿,然后在舱里聚拢起来,小声嘀咕。不一会儿功夫,大家心领神会。
只见大黑船上伸出一条又一条精壮的手臂,哗啦啦向前划去。李国华趴在船头,眼看离那条奄奄一息的巨物越来越近,抓紧手中连着粗绳的撒网,猛地站起身形,使出全身的力气向前一甩,那网张出一朵大伞的形状,用霹雳闪电般的速度,向鱼头盖去。
伴随着渔网撒入水面的声音,众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这可是不多见的,可以充当全村口粮的一条巨型水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