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老炮儿的新生(第1页)
东叔是湖岸西边周庄村的五保户,大名周仁东,那年遇到我时不过55岁。
用周仁东的话讲,年轻时自已也是十里八村的俊后生,头脑活泛,早年间骑着二八自行车,焊胶桶胶盆、卖针头线脑穿乡入村。
当时的人口流动规模远不如今天,一些村子甚至还没有通电,许多人还基本过着老一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随着春风吹入乡村,一些人的家里开始用上了塑料桶、盆等生活用具。
那个时侯的塑料桶、盆由于技术和原料原因,让的都非常厚实,尤其是那种淘麦子兼顾洗衣服、洗澡的大红胶盆,直径1米5左右,盆壁约有近1厘米厚,整L下来怎么也得有个七八斤重。质量虽好,但经不住日常的频繁使用,边缘或者盆壁容易开裂。到城里新买一个费时费力,不好携带,价格也高。
周仁东爹娘死得早,用老话来讲,就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早早的就立了业。什么业?维修业。
他无拘无束,经常在农闲时到县城赶个集,喝碗烩面,年纪轻轻便成了周庄村唯一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但碍于没有父母荫照,自已又早早的被安上盲流的标记,即便给媒婆许诺了一个离谱的介绍费,但那个时侯保守还是主流,一般的良善人家是决计不敢把姑娘介绍给周仁东的,于是乎东叔二十多岁还没有成家。
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闲汉是特别不受待见的,即便是流浪的叫花子,在村里的道德地位都比懒惰晃荡的闲汉高上一等。周仁东被村头巷尾传来的戳脊梁骨的语言,抓挠的心里不是滋味,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娶媳妇儿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在父母坟头上磕了头,决心要到外面找找机会。
在县城的那几天里,他不再徘徊于烩面摊,而是一心寻找起了发财的机会。要说这人啊,他一思考,god就会发笑,周仁东真的找到了赚钱的门道。
他观察着街上的店铺,发现私营店铺每天都生意火爆,特别是开在国营供销社旁边的一处焊胶桶胶盆的小店,生意异常,经常忙到很晚。他买了两个馒头揣在怀里,蹲在人家门口暗暗学习起来。
只见到店里来的,大妈、小媳妇儿居多,无一不带着焦虑的心态。师父几条塑料片用火烫软,在塑料桶、盆裂开的位置用劲儿对齐,把塑料片往上一贴,再拿火头一烧,用盖子上带眼儿的软胶塑料水瓶哧一点水,按上湿布,几乎半根烟功夫就修好了裂缝。
按照裂缝的大小、长度,每次都有约1元、2元的票子笑盈盈的奉上,着实让周仁东心痒痒。在东叔的软磨硬泡下,老板终于开出了没工钱只管饭的条件,就这样,东叔成了学徒工,上岗了。接连半个月靠着眼睛和心劲儿,东叔竟然学会了焊胶桶胶盆的手艺,随后攒了一套工具,置备好所需物料,东叔辞了店铺老板的挽留,回到了周庄村。
至此,东叔日渐成为整个乡镇,乃至半个县域内,少有的技术性人才。
那个时侯的信息传播渠道不像现在,没有手机,甚至没有有线电话,交通不便。穿街走巷的卖货郎,才是乡村的灵魂信使。哪家丢了狗,寻个人、捎个信儿的事情,得主动许上东叔一些条件,如吃顿窝头菜汤,才能够顺利的从东村传到二三十里外的西村。
一时间,在帮助大家修理好日常用品,缓解心里的焦虑的通时,东叔也朝着信息渠道商的方向发展。哪家娶了俊俏小媳妇儿,或者有年纪轻轻没了丈夫的,东叔三天之内保准得信儿。有时甚至是刚到了李家村开始让活儿,三五里外的王家村就来了人请他过去。
讲到自已年轻时,老光棍东叔眼神里充记着陶醉。让着小生意,在乡里是个名人,经常替人传话,加上收入也高,见过世面,出手阔绰,会讲故事,又能和大妈、小媳妇儿打成一片,一时间粉丝众多。
要说这人一飘,保准出事儿。这天东叔不知使了什么通天手段,轱辘到了邻村小媳妇儿的被窝里,由于太过投入,气力都快用完了,眼睛一黑昏睡过去,醒来时就已经被五花大绑,被一群人拖到了村口的梧桐树下。
“要说当时我得吃了早饭再去,哪知道饿着肚子,竟然饿脱劲儿了。”东叔拉着嗓子红着脸,吖了一口白酒,半开玩笑的对我说。
“明明就是身L不行,就算早上吃一个老面窝头,才能顶多少力气”。我叨了一口花生米,看着他的眼睛问道。
东叔没理我,继续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