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陆九卿墨箫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他有耐心等(第1页)

    为什么会得病文怡这两天里一直从遥远的记忆中寻找着答案,由于"年代久远",她只记得大概,似乎是族中一位长辈过寿,她随祖母去贺寿,老一辈们叫了戏班子,吵吵嚷嚷的,很多人,很热闹。她好像是跟着某位堂兄弟姐妹去了后院玩,不知怎的到了一间屋子里,就被困住了。屋子门窗紧闭,又是夏季阳光正烈的中午,她叫了半天都没人来开门,只觉得浑身热得厉害,头发晕,眼又困,再后来便不记得了。醒过来时,她已经回到家中,大病了几日,后来问起祖母,祖母只是板着脸不说话,旁人也只说她是被欺负了,以后不要再到那家去,但前因后果却不甚清楚。

  这对她来说已是十几年的事,当时她年幼又有病在身,就没弄清楚,直到现在才从旁人的话中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本族长房"宣乐堂",是全族最显赫的一支,大伯父顾宜敦不但是一族之长,还在朝中任高官,他的嫡长子跟在他身边读书,嫡次子与嫡女都送回老家陪伴祖母——其中这位嫡女,就是六堂姐文慧——那次子在兄弟中行七,比文怡大一岁,名唤文安,自幼顽劣非常,但因书读得好,又会卖乖,很得祖母溺爱,加上父母都不在身边管教,越发放纵了,在顾庄一带可说是横行无忌的。前几天因他祖母于氏老夫人过寿,文怡陪着祖母前去祝贺,长辈们在一处听戏,小辈兄弟姐妹几个不耐烦听,便另找乐子。她性子安静,又向来少与姐妹们往来,别人嫌她不合群,又怕撇开她不管会惹来长辈指责,这文安便使了个花招,只说要拉她去瞧新奇物事,将她诓到后宅一处僻静的院落,锁进屋里,又交待下人不许放她出来,便自去玩耍了。

  她在那小屋中又怕又急,窗户又是关紧了的,从门缝里看出去,一见有人影经过她便大喊,奇怪的是经过的人都象是没听见似的。她喊得嗓子都沙哑了,始终不见人来,只说等到戏散场了自有人来寻。谁知文安怕她告状,居然告诉于老夫人的丫头,说她跟姐妹们在花园里玩得正高兴。祖母卢氏听了于老夫人的话,只当是真的,便没多问,等到晚间开宴时四处找不着她,才从五堂姐的丫头那里听说了实情。祖母吓了一跳,跟老妯娌于氏说了,众人找到小屋时,文怡已经因为中暑晕了过去,抬回家后便大病一场。

  想必于老夫人也知道自家理亏,特地请了附近一位致仕的老太医前来为她看诊,药材、补品都自己掏腰包。只是祖母卢氏这回惊怒至极,始终不肯谅解。那文安脾气又倔,哪怕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也不肯低下头来赔罪。于老夫人心疼孙子,单骂了他几句,便把跟在他身边的丫头叫来打一顿了事。

  只是文怡如今回想,那小屋说是偏僻,到底是在后宅,她那样大声叫唤,怎可能没人听见那些人自然是为了讨好小少爷,才不管她一个稚龄女童的安危,让她在小屋里关了半日的,如今挨了打,也算罪有应得,怕是还有好些人应该负责的,也都逃了过去。

  赵嬷嬷仍在那里哭道:"原是一个祖宗生下来的,咱们六房也是嫡系,哪里就比长房的人差了只不过他家占了个‘长’字,咱们才成了旁枝。即便如此,也是一样的族人,谁又比谁高贵些!当年咱们老太爷还加封过正二品资政大夫呢!说起来品阶比他家大老爷还要高些,我们老爷还中了举人。只不过因为没了男丁,才衰落了,但族中老妯娌们在一处说话,也就只有我们老夫人和他家大老夫人身上的诰命品阶最高,他们居然敢这样欺负咱们家,分明是见咱们没人撑腰,不把老夫人放在眼里,实在是太过分了!"

  老人家哭得伤心,文怡怕她身子吃不消,忙劝道:"我已经没事了,嬷嬷不必再担心。他家的确显赫,但他们老夫人待祖母还算客气,应该不至于如此势利眼,不过是七哥小孩子家不懂事罢了。"

  赵嬷嬷不以为然:"他虚岁都十二了,又是人人都夸他聪明的,还会不懂事即便他不懂事,他身边的人也不懂么什么大不了的事小姐又不稀罕跟他们一处玩耍,有话直说便是,何必耍这样的诡计差点害了小姐的性命!小的太可恶,大的也太纵容了!但凡有个懂事的早早报到大老夫人处,哪怕是只告诉她身边的丫头呢,小姐也不至于吃这样的苦头。他们分明是小看了咱们六房的人,认定咱们奈何不了他家!小姐放心吧,老夫人一定会替你讨回公道的!"

  文怡小声安抚着她,听到这里,手中一顿,心情沉了下来。

  上辈子这件事发生时,她年纪太小,又刚刚病愈,只知道吃药养病,哪里顾得上其他因此许多事都是长大以后才发觉的。因为这场风波,祖母跟长房的人翻了脸,那位于老夫人原本是心怀愧疚的,但挨了几回冷言冷语,也灰了心。两家人从此断了来往。长房本是族中嫡长,又是最显赫的一支,他们的态度对其他族人不免会产生影响,祖孙俩在族中本就备受冷落,从那以后越发难过了。

  起初只是公中分派钱粮给他们家的日子比别家都迟,后来那米面也都成了陈米陈面,甚至是不能吃的,她们家不得不花钱到外头去买;接着又有婶娘伯母明里暗里的议论,说他们家祖孙俩带着三个仆从只有五口人,用不着住三进的院子,竟将原已大为缩水的宅院占了一进去;她十四岁那年,邻近的平阴城发生民乱,舅舅家遭了殃,上门来索要母亲陪嫁的奁田,族中没一个人帮她们说话。祖母气得生了病,她哭着到长房求他们帮忙请老太医,头一回见到了于老夫人,请得太医回家看诊,谁知开的药方中却有不少昂贵的药材,她再一次去求于老夫人,结果连对方的面都没见着,就被二伯母用几根参须打发出来。为了买药,家中几乎耗尽钱财,连祖母和母亲的陪嫁都卖了,祖母去世时,后事还是族中花钱办的,不过草草完事,才过了"头七",族人便将宅子收回去了。

  如今想来,若不是跟长房翻了脸,日后也不至于连一个助力都没有。那些族人敢这样欺负她一个孤女,还不是因为看准了长房不会为她撑腰么本来她对长房的无情多少有些怨怼之心,不愿意再看他们的脸色过活,但一想到祖母,她也就顾不了这么多了。无论那些二伯母六堂姐七堂兄之类的如何薄待她,至少,那位伯祖母于老夫人面上对她们家还过得去,只要能说服祖母消气,这个助力还是能留得住的。不为别的,单为了那位医术高明的老太医以及今后祖母可能需要吃的药,她就不能眼看着两家翻脸。

  文怡心中拿定了主意,想到赵嬷嬷是祖母的陪房,感情最笃,有些话做孙女的说不出口,赵嬷嬷却没有顾虑,而且祖母也一向肯听她劝的,便打算先说服赵嬷嬷。正要开口,她忽然想到:也许重生后,改变命运就从这一步开始了她深吸一口气,下决心定要办成这件事。

  于是她想了想,开口道:"嬷嬷心疼我,我心里知道,七哥这样过分,我也有几分埋怨,只是有些话,我不知该不该说,要是祖母听了,一定要骂我的,我只能跟嬷嬷讲了。"

  赵嬷嬷向来疼爱文怡,听她这么说,忙问:"是什么话你只管跟嬷嬷讲,嬷嬷不告诉老夫人。"